2025年4月12日西雅圖雷藏寺地藏王菩薩本尊法同修報導
【西雅圖雷藏寺訊/口因心】
2025年4月12日晚上八時,美國西雅圖雷藏寺恭請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主持地藏王菩薩本尊法同修,並講授《大佛頂首楞嚴經》,世界各地善信齊聚一起,虔心專注的跟隨聖尊修法,聆聽聖尊寶貴的法語開示。
同修圓滿後,聖尊和與會大眾一同觀賞聖尊最新著作第304冊《松書下的問答》的宣傳短片,稱讚地藏王菩薩的精神非常偉大,若眾生不成佛,祂就誓不成佛,天主教的聖•陶麗莎也很偉大,她說:「有天堂我不去,我要在最黑暗的地方跟所有苦難的人在一起。」這就是地藏王菩薩的精神。聖尊說自己每天修「千艘法船」的超度,一定會唸到地藏王菩薩,請祂將娑婆世界的所有善魂集合起來,讓祂用千艘法船載著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接著進入主題「你問我答」。
弟子問:獨雄大威德金剛在唐卡密部顯現威德之相,以無上密部而言,除了空跟有,智慧與方便,還有其他的秘密跟理趣嗎?
聖尊答:大威德金剛的秘密跟理趣,就是智慧與慈悲,也就是在空跟有之間,智慧就是空,慈悲就是有。還有其他的秘密跟理趣嗎?當然有。
弟子問:師佛曾經教過如何在眉心輪安置大威德金剛,所有的佛菩薩化為明點空光,進入到大威德心中。時輪金剛法是以外時輪、內時輪、別時輪三者互相泯滅,漸漸在光明之中消除行者累世業障跟習性。以大威德金剛而言,是否藉由佛菩薩變化的明點空光,淨化行者累世的習性,達到行者修行成就呢?
聖尊答:眉心輪是千葉蓮花的所在,有大威德、文殊師利在這裡,佛菩薩化光,由眉心輪淨化到全身都是光。時輪金剛法有外時輪、內時輪、別時輪,外時輪是外面的環境,內時輪是自己本身,別時輪是合起來,以時間的巨輪把所有自己的業障全部清除乾淨,這是時輪金剛法。大威德金剛更是直接,以充滿智慧的光明照亮你自己,甚至以這光照亮所有的眾生。
接著聖尊講授《大佛頂首楞嚴經》。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
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講:「釋迦牟尼佛啊,我也曾經聽到佛跟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
法王子的意思就是佛的心子,在華嚴世界,釋迦牟尼佛為尊,祂的心子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就是華嚴世界的法王子;在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法王子;在密教,金剛薩埵就是五方佛的法王子。
「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
釋迦牟尼佛也曾經講過:「心不是在裡面,心也不是在外面。」
「如我思惟。」
現在我這樣子想。
「內無所見。外不相知。」
心如果在裡面,又看不到裡面;如果在外面,心跟眼又不相通。
「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心在裡面,卻不知道裡面,而明明身心是互相知道的,心在外面也是不對。
眼睛看到馬上就有分別,可見心跟眼、心跟身是互相知道的。
「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因為心跟眼彼此互相知道,但是在裡面又看不到,所以,這個心應該是在眼睛跟外面的中間。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
釋迦牟尼佛反駁阿難:「你講心在中間,這中間一定有它的地方。」
「今汝推中。中何為在。」
你現在講心不在內、不在外,是在中間,這中間是在哪個地方呢?
「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是在哪個處所?還是在身體?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如果是在身體,那一定是在身體邊邊上的中間,但這是在你身上,還是在身體裡面?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
你講中間,要講出一個真正的地點。因為身心相知,眼睛看到馬上有分別,那表示就在這個表面上。表面上還不是在你的身體嗎?這中間一定有一個定位。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中間那一點怎麼去標示出來?東看向西,西看向東,向南看又是北,向北又是南。表皮跟身體混在一起,心就很雜亂。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
阿難尊者講:「我講的中間,並不是佛陀您所說的。」
「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
例如,我的眼睛看麥克風,眼睛是有知覺,但麥克風沒有感覺到我在看它,這麥克風是沒有知覺的,它沒有識。而我們的眼睛有識,眼睛跟心是相通的,麥克風可以由眼睛辨識出來。
「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麥克風不知道你在看它,而識就在中間,能夠分別,這就是心的所在。
「佛言。」
釋迦牟尼佛講。
「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這麥克風是無知,眼是有知,有知就有識,這個識看麥克風。阿難你說心是在中間,你講的中間是在表皮?表皮就是在內,所以不是在表皮。而在外呢?也沒有一個方位,是這裡?還是那裡?什麼叫做中呢?眼跟識是一個東西,還是兩個東西呢?一個是知道,一個是不知道,中在哪裡呢?所以,你講在中間,一點益處都沒有。
一個是色(聖尊指麥克風),這是眼(聖尊指眼),眼可以知道色,而色根本就不知道,也沒有感覺。阿難講的中間是在這裡(師尊指兩者之間),這裡到底是哪裡?要有一個點(位置)出來啊。這個點是不是在眼睛表皮上?還是在阿難身體裡,離開眼就變成兩個?眼跟識是一個還是兩個?這就把阿難弄糊塗了。《楞嚴經》講到這裡,都是在論眼睛跟心的問題,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在表皮、不在合起來、不在分開,通通都不是,怎麼辦?下回分解。
聖尊精彩寶貴的法語開示後,慈悲為新皈依弟子做皈依灌頂,然後加持大悲咒水、開光佛像,最後持拂塵一一加持與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