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彩虹雷藏寺南摩準提佛母護摩大法會報導
#TBSN蓮花麗樺報導
2025年4月13日,彩虹雷藏寺恭請法王聖尊蓮生活佛主壇南摩準提佛母護摩大法會。壇城莊嚴殊勝,信眾雲集。法會圓滿後,法王首先預告,下週日(4月20日)下午3點將舉行白度母護摩法會,是長壽三尊(白度母、長壽佛、尊勝佛母)之一。法王開示,白度母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與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皆有深厚因緣;其中,尺尊公主即是白度母的化現。法王亦提到準提佛母即是準提觀音,也是觀音菩薩的應化身,祂總持一切,威德無量。同時也提到度母的手印都是一樣的,祂的咒語是「嗡。別炸。咕嚕耶。梭哈」。
法王特別詢問現場的大準提佛母唐卡由誰製作,蓮彥上師告知是出自蓮金法師之弟。畫工精湛、神韻俱足,使法王一見即感應佛母降臨,讚歎畫師為難得之才。唐卡所繪的兩條龍,象徵準提佛母座下的兩位隨侍——難陀龍王及跋難陀龍王。
法王進一步分享,其準提佛母的傳承自其根本上師——普方上師。普方上師於台灣社子島創建「總持寺」,專門供奉準提佛母。法王感念其恩德,表示現今手中許多重要法本(如白財神法、準提佛母法等)皆出自普方上師之傳授,並提到其皈依時所獲法號為「圓池」。
【準提佛母殊勝九字聖觀】
準提佛母是釋迦牟尼佛本身的化身,所以法力無窮。蓮生法王詳細解說準提佛母的九字聖觀,指出其為「秘密中的秘密」,象徵一切法皆為空性:
嗡:一切法本不生。
者:一切法不生不滅。
隸:一切法相無所得。
主:一切法無起住。
隸:一切法無垢(清淨)。
準:一切法無等覺。
提:一切法無取捨。
梭哈:一切法平等無言說。
【修法中入空境 無為即是覺悟】
開示中,法王分享其修法時的奇異感應:搖了鈴之後,法王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什麼都不存在了。蓮寧上師喊一聲要迴向了,法王才驚覺回到護摩現場。法王表示,這種「難得糊塗」的狀態,實乃無為之境,正是釋迦牟尼佛所證悟的境界。法王表示「人有時候迷迷糊糊是比較好,釋迦牟尼佛知道糊塗是很好的事情」,也道出「無為即無所畏懼,無所畏懼即能成佛。」的道理。
【頭頂放光 神秘印記】
法王亦分享近來幾張攝影照片中,其頭頂放出金光,如同西藏歷代六位具光之王。據《西藏王統記載》,這些聖王圓寂時皆順光而去,身形不留於娑婆。法王表示當自己入定修法時,如無人打擾,也許照相機一照,頂上正放出這樣的光明。
接著進入你問我答,來自新加坡的弟子提問:
1. 若病危時選擇不急救(如不插管或不氣切),自己簽署是否算自殺?若由他人決定,是否算他殺?
法王直言:「我在遺囑上就寫著,我不氣切,也不插管,師母也是一樣。」法王指出,現代醫療雖能透過科技延長生命,但這種延長往往只是延時間,真正能恢復健康的機率並不高。法王也強調,過去佛陀時代沒有這些醫療手段,人們自然走完生命旅程,難道那時的人都算自殺嗎?顯然不是。
法王慈悲提醒,人生的重點在於活得有意義,而非強留無意義的殘存生命,「壽命還是有終,活得很有意義就夠了。沒有意義的活,留著做什麼?不但浪費糧食,還拖累照顧你的人,與其如此,不如自在安然離去。」
2. 懷孕初期(第1週至第12週)流產的胎兒,是否需要安奉水子靈?弟子曾聽聞師尊開示,懷孕初期胎兒已有靈識(如受精卵便有靈識),但尚不清楚是否必須安奉水子靈,祈求師尊慈悲開示。
法王指出:「他們已經有了『識』,既然有識,就是有生命。」即使是早期的受精卵階段,也已具備靈識,安奉水子靈是出於對生命的尊重,也是為了安自己的心,「就像祭拜祖先一樣,是一種心靈的慰藉與圓滿。」
法王亦以自身經歷說明對生命的尊重,回憶起早年曾誤殺啄木鳥,立即誦往生咒超度並將牠安葬。如今他對所有生命皆不忍傷害,提到「現在連蜘蛛爬到水管,我都用紙幫牠救起來放回野外。」
法王慎重提醒大家勿殺生,有位婦產科醫生以墮胎為職業、甚至以墮胎手術次數為榮,結果下場悲慘,法王勸勉眾人莫造此重業。
緊接著,法王繼續開示《楞嚴經》卷一。
經文:「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法王解釋阿難尊者曾親眼見到釋迦牟尼佛與四位大弟子共同說法——大目犍連(神通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與舍利弗(智慧第一),因而向佛陀請示曾聽聞祂們講述『覺知分別心性』,說這心既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間,根本無處可尋,不著於任何處。如今我阿難也做到不著於一切處,這樣是否就算明白什麼是心了呢?」
經文:「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雲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法王指出佛陀以邏輯推理逐步拆解阿難的說法:「若無心,則如龜毛兔角,根本不成立。既然心本來無形無相,卻又說它無所著,豈不矛盾?」他強調,只有在承認「心」的存在與作用時,才有「著」與「不著」的問題。若否定心的存在,則所有的執著、觸覺、對象都不復存在,無從談起「無著」。
這段開示也讓人見識到佛教辯經的精妙處。法王指出,這種辯經文化,在藏傳佛教中發展得極為活躍,甚至成為修行訓練之一。印度佛教重視辯經,釋迦牟尼佛與歷代高僧皆擅辯論。阿底峽尊者更因屢戰屢勝,被譽為「百辯之王」。他身上掛滿寺廟鑰匙,每一把都是辯贏所得的寺廟象徵。唐朝三藏法師赴那爛陀大學取經後,也曾透過辯論確立地位,將大量經典帶回中國。古格王朝迎請阿底峽尊者時,正是以他滿身鑰匙認出。此傳統也延續至密教傳入西藏後,辯經成為弘法的重要方式。
法王並談到自身過往與藏傳寺廟交流的經歷。曾有寺廟安排藏語辯經做為款待儀式,但因語言不通而婉拒。
此外,法王也提到與「甘丹赤巴」之緣。甘丹赤巴是黃教的教主,被推舉為最有學問的出家人,地位僅次於達賴與班禪。法王表示,甘丹赤巴曾親臨彩虹雷藏寺,供養諸尊時拋出的哈達正好掛在文殊菩薩劍上。原來甘丹赤巴就是代表著宗喀巴祖師。宗喀巴祖師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那是最有學問的。
開示最後,法王語重心長地分享了一段富有哲理的體悟。法王指出,從孔子「中庸」、老子「無為」、莊子「逍遙」、墨子「非攻」,到佛陀的「無我」,皆是對「難得糊塗」的體現。佛陀曾說:「人不可以太近,事不可以太清,凡事太近了,緣份勢必早盡」。法王感歎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你才會累。你若糊塗,便是晴天。
開示結束後,法王為與會大衆賜授準提佛母法灌頂。至此,法會圓滿結束。
------------------------
#彩虹雷藏寺法會報名 鏈接: https://tbs-rainbow.org/Donate
#準提佛母
下個星期法會主尊為 #白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