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西雅圖雷藏寺蓮華生大士本尊法同修報導
【西雅圖雷藏寺訊/蓮花因茵】
2025年5月3日西雅圖景色明媚,微風穿廊入門送來一陣清涼與靜謐,殿內弟子們低聲持誦蓮花童子心咒,眾人屏息以待迎接蓮生活佛盧勝彥蒞臨為四眾弟子主持今晚同修。
同修圓滿結束後,聖尊開示,蓮華生大士是藏密第一位祖師,由蓮花所化生,是真正的蓮花童子,師尊曾經在打坐時進到最深入的定,得到祂的秘密傳承灌頂。從古至今那麼久的歲月,還能得到祂的灌頂,是因為蓮華生大士曾說過,你只要用心念誦我的心咒,敬師、重法、實修者,隨時祈請祂都會現身。其實今晚同修一開始,蓮華生大士便降臨在現場。
聖尊請在座的同門見證,其中有蓮彥上師、蓮喜上師,及來自新加坡的蓮花家欣師姐,分享各自看見蓮師現身放光給大眾加持的種種神蹟。
接著進入《你問我答》。
弟子問:師尊救度精神病患無數,師佛曾開示:「治好了一個精神病患,別處就出現另一個精神病患者,因為病業也是在輪迴,所以有功德嗎?真的是無功德可言。」這是病業被治好轉移到空性後,又轉給另一個眾生?還是有其他原因?
聖尊答:這是我自己的感覺,好像治好一個,又會來一個。舉例來說,有一個籃子裝了很多蘋果,其中就會有一個是爛的,並不是每個都會是好的。人的精神一般是保持在正常的範圍值之內,但如果超過,就會導致躁鬱,而低下就會變成憂鬱,所以我的感覺是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完美,人事也是一樣。
弟子問:師佛曾開示:「釋迦牟尼佛要離開娑婆世界,因為祂知道所有的眾生將來都會自己成佛。」師尊書中也提過:「觀世音菩薩想知道自己度眾生的成績如何?結果是:眾生也沒有少一個、沒有多一個。」1、以上「眾生畢竟成佛」與「眾生不增不減」看似彼此矛盾,如何理解?2、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若依「眾生畢竟成佛」而言,最終必然成佛;但若依「眾生不增不減」來看,是否又意味著地藏王菩薩會不斷度化眾生而不成佛?那麼地藏王菩薩最終會成佛嗎?
聖尊答:為什麼所有的眾生將來都會成佛?因為眾生都有佛性,即使輪迴無數,終會輪到你成佛。釋迦牟尼佛悟到原來眾生都有佛性,才想涅槃離開娑婆,是因帝釋天及大梵天請佛住世,祂才繼續留在娑婆世界。而眾生不增不減,是因為這世界不過是一場夢幻,並不真實。這些在將來要講述的《楞嚴經》裡都會提到。
地藏王菩薩最終會成佛嗎?地藏王菩薩本來就是佛。六道中都有地藏王菩薩,地獄中也有淨土,你慢慢去體會就會知道。
聖尊接著講述《大佛頂首楞嚴經》。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對阿難及在座聽法的人,開示什麼是心,讓他們能夠得到無生的佛慧。
此處的「忍」,不是忍辱的忍,是指如來的智慧。
無生即沒有生死,無生無死就是如來的智慧。不動地——菩薩第八地,就是證得無生法忍。有生死分別的心,是攀緣的心。
「於師子座。」
釋迦牟尼佛的法座就叫做師子座。
獅子是森林之王,無所畏懼。有人把法座雕成一隻獅子,表示坐在這法座上的人是無所畏懼的。
「摩阿難頂。」
佛陀伸手去摩阿難的頂。
摩頂有三個意思,安慰、授記、加持。
「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
世界上所有萬象,全部都是心變出來的,也就是萬法唯心。
像房子、汽車等等,都是心變出來的。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所有的因緣果報,也是由心所變化,乃至於世界所有很小的東西,包括細菌、微生物,都是因為有心,才形成一個形體。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
縷結,是很小很小像螞蟻一樣的東西,那還可以看得到,塵蟎、細菌你就看不到了,雖然看不到,但都是有這個心的,所有的草、花也都是有這個心的。
「詰其根元。咸有體性。」
如果追根究底,通通都是有體性、形狀,及其作用。
「縱令虛空。亦有名貌。」
就算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虛空,也有名字,像空氣、彩虹、雲、雨、閃電、雷、雹,也都有形體。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所以我們的真心,應該是有形體的。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如果你很仔細、深深地研究下去,用你的分別心去看跟感覺,知道所有物質的性,那個就是心。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你只要離開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的心,離開了,而仍然有分別,那個才是真正的心。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你現在聽到我的聲音在說法,因而有了分別。就算把一切的看見、聽到、感覺、知道,通通都不要,很安閑幽靜的守住自己,這還不是真正的心,只是自己獨自的覺受。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我不是講說這個不是心,但是你自己好好仔細地想一想,若離開了眼、耳、鼻、舌、身、意、意根,這才是真正的心。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
如果你去分別它,離開六塵,就沒有形體了。
「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如果離開六塵沒有心、沒有形體,你還有什麼分別?六塵在娑婆不是永遠存在,所有一切東西都在變,像我們人的身體一樣,如果這些東西消失了,心也跟著消失掉,就像龜毛兔角,根本沒有心了,這時候,你的法身也一樣沒有了,那麼到底是誰要修沒有生死的如來智慧呢?
「即時阿難及諸大眾。默然自失。」
阿難及諸大眾聽完後,都感到困惑。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所有人,雖然修成九次第定,但還沒有把煩惱全部漏盡,不能夠得到阿羅漢果位,這都是因為還在生死妄想之中,並非真實。
九次第定,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滅盡定。
「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雖然你聽聞了很多我的說法,但仍執此生死妄想以為真實,這樣是不能夠成就果位的,因為見聞覺知都不是真正的心。
釋迦牟尼佛只是先講出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因果、妄想、輪迴的根本,另一個是妙明真心的根本。
在講述楞嚴經後,聖尊為求皈依的信眾賜授皈依灌頂,加持大悲咒水及開光佛像,並以拂塵加持與會大眾。聖尊教導佛法真義,四眾弟子心開意解,法喜充滿,蓮華生大士的加持與顯現亦令與會眾等歡欣鼓舞,只要敬師重法、實修不懈,蓮師常在,佛光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