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法王的書箋】

📕蓮生法王常常教導弟子修行要注重平衡,修行功課與人間工作生活都不能太偏向任何一方。如此的修行,才不會產生偏見。

《厭世與樂世(戀世) 修行鑽入厭世的牛角尖,是不是偏見?》

蓮生法王盧勝彥開示集196【清涼的書箋 】

我有一位修法精進的弟子,姓李,李弟子修「白骨觀」。他原是有家室的,修了「白骨觀」之後,竟然把如花似玉的妻子,看成白森森的骷髏。

「白骨觀」修之久久,不只是妻子成了白森森的骷髏,連自己也成了一堆骨灰。接著周遭的人,所有的眾生,全變成白骨。

李弟子修到最後,彷彿自己是一位「白骨人」,遊行在墳場之中。

他對人間,一絲一毫的戀樂也無。

他成了「行屍」。

於是,他的妻子心生不滿,對「盧師尊」產生了怨怒,認為「盧師尊」帶壞了先生,帶入「厭世」的牛角尖中。

李弟子的妻子,怒責我:

「厭世對嗎?」

「正事不做,天天修法靜坐,對嗎?」

「白骨觀及不淨觀,是不是偏見?」

「盧師尊,你叫我們這個家庭,怎麼辦?」

我的回覆如下:

「白骨觀」及「不淨觀」的傳法者是佛陀,佛陀的主旨是:

一、人生是短暫的。

二、人生是無常的。

三、人生是危機的。

四、人生是苦難的。

五、人生是空幻的。

就算是幸福的人生,事實上,也潛藏了這五則的種子,遲早會降臨。

我說:

佛陀時代的大成就「阿羅漢」,解脫的「聲聞」果,很多是修:

「白骨觀」。

「不淨觀」。

我認為「白骨觀」及「不淨觀」,不是偏見,因為這是人生的「事實」。

很多人為何學佛,是因為認清世間虛幻,不可依靠、短暫、危機、苦惱,決心要解脫,所以才有出世的思想,因此才出家。

但,出世不是厭世!(樂天知命)

我強調:

出世的人,只是不留戀人間,但仍然努力於日常工作,利益世間,濟世救人。

大乘菩薩,入世救人,弘法利生。

自覺覺他。

厭世不對!

迷戀人間幸福也不對!

正事不做,天天靜坐修法,是不對的。我要求弟子,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密教特重「方便法」,有家室的,亦可修法)

● 

我個人認定:

出家人,修「白骨觀」及「不淨觀」是很好的,成就解脫很迅速。

在家居士,宜修密教「方便法」,等機緣成熟,才修「白骨觀」及「不淨觀」。

厭世思想不對,但,樂世(戀世)思想也不對,這厭世及樂世,要調得剛剛好,如此才能「入世利生」,這也是「智不住世」、「悲不住滅」了。

閱讀更多法王金句,請點擊:

https://ch.tbsn.org/verse/index.html


🔮歡迎點讚及分享

「真佛宗全球資訊專頁」: www.facebook.com/syltbsn/

「真佛宗全球資訊網TBSN」: ch.tbsn.org

「真佛宗資訊站」: www.facebook.com/groups/tbsstation/

Line id : @tbs0518 或點擊加入: https://line.me/R/ti/p/%40tbs0518

IG id:@TrueBuddha_School 或點擊關注: https://www.instagram.com/truebuddha_school

Telegram id: https://t.me/syltbsn

Whatsapp: https://wa.me/601135796185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H2D4xaKkqM8wD2LebMonQ

2025真佛宗為世界祈福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