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王的書箋】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個簡單的布偶戲在蓮生法王的眼中都可以與佛法產生連接。
《瑪麗恩廣場》
蓮生法王盧勝彥開示集205【阿爾卑斯山的幻想】
德國「慕尼黑」的瑪麗恩廣場,正是舊城區的中心,但,包含新市政廳。
這個廣場的建築,外觀富麗堂皇,令人非常震撼。
為什麼叫「瑪麗恩」(Marien),我一探聽,原來是聖母「瑪麗亞」(Maria),德文叫瑪麗恩,而不叫瑪麗亞。
廣場有一根「瑪麗恩圓柱」(一六三八年)矗立,所以叫瑪麗恩廣場。
這個廣場,有一個特別節目,每天早上十一點正,市政廳的壁鐘一響,就有木偶的表演,在樓高八十五米的地方。其內容是西元一五六八年,一位侯爵(Furst)婚禮的故事。
我們在廣場看壁鐘表演節目,當時遊客如織,人擠人,整個廣場擠滿了人。
節目有:
木偶婚禮。
舞會。
旗號遊行。
(木偶在高空約動了十五分鐘)
然後,婚禮結束了,一切全靜止了。
●
我在此時,想到人不是木偶嗎?
我每天過著木偶生活──
天亮了,我起床,寫作、修法。
中午了,吃午餐,小休。
(下午到雷藏寺上班、畫畫)
傍晚吃晚餐。
天黑了,睡覺。
其他。
木偶是表演同樣的動作,我們每個人大部份生活如同木偶一般。
也許有不同的表情。
也許有晴天雨天的不同。
也許會聽不同的音樂及吃不同的餐。
也許在公路上,車子會鬆些或擠些。
也許會同一些不同的弟子交談。
也許會有插曲。
但是,生活的形式大致上是相同的,少有變化,除非「出國旅行」或是「出外休閒」,或是「出國弘法」。
這不是木偶的生活嗎?
●
釋迦牟尼佛說:
「人生就是酬業。」
「業」就是我們的動力,「業」隨著我們,我們隨著「業」走。
讀書、結婚、事業、子女、壽命。
出生到死亡。
醒與睡。
如果是「宿命論」者,注定你怎麼樣就怎麼樣。
幸好我們學佛,我們用「佛法」來「消業」,用「佛法」來改變「宿命」,只有業障消除了,「業力」不在了,我們才能「自主生死」,才能「任運自在」。
看了「瑪麗恩廣場」的木偶戲。
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木偶」,從生到死的「木偶」。
我悟了!你們悟嗎?
閱讀更多法王金句,請點擊:
https://ch.tbsn.org/verse/index.html
🔮歡迎點讚及分享
「真佛宗全球資訊專頁」: www.facebook.com/syltbsn/
「真佛宗全球資訊網TBSN」: ch.tbsn.org
「真佛宗資訊站」: www.facebook.com/groups/tbsstation/
Line id : @tbs0518 或點擊加入: https://line.me/R/ti/p/%40tbs0518
IG id:@TrueBuddha_School 或點擊關注: https://www.instagram.com/truebuddha_school
Telegram id: https://t.me/syltbsn
Whatsapp: https://wa.me/601135796185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H2D4xaKkqM8wD2LebMonQ